【守中观点|Q4策略更新】

2025-11-12 15:07


高盛、花旗、彭博经济学等全球机构,集体撤回了对中国年内进一步降息、降准的预期。

原因很明确——中国央行在最新季度报告中,重新提到“跨周期调节”。这句话一年多没出现,意味着货币政策从“宽松预期”正式转向“延长观望”。


央行的信号是:

可以容忍信贷增速继续放缓,不急于用全面宽松来刺激。

外资机构的新预测普遍认为,下一次降息和降准的时间将推迟到2026年一季度。


这不是悲观,而是权衡。

经济的韧性超出预期,AI热潮带来的市场繁荣也让监管更谨慎。

但“耐心”的另一面,是潜在的风险延迟。


今年初,市场一度押注十年来最大一轮降息,如今现实是——年内仅有一次10个基点的象征性降息。

这场预期差,正在重塑市场心态。


我的判断:央行进入“托底期”,市场进入“结账期”。

短期内不再期待大幅宽松,年末流动性趋紧,M2可能低于预期。


守中Q4核心策略:不回撤。

——不亏即为赢。

——落袋全年盈利。

——不做模糊机会,只做确定胜算。


你可以把这句话写在屏幕前:

“可做可不做的,不做。”

A股Q4,我们只求“不回撤”!

鲁ICP备202516338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