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《大空头》原型迈克尔·布瑞(Michael Burry)突然“急了”,连发数条推文,火力全开,矛头直指AI浪潮的绝对王者——英伟达(Nvidia)。
一方,是英伟达刚刚发布了一份堪称“完美无瑕”的财报,数据强劲到你挑不出一点毛病,市值继续狂飙。 另一方,是传奇大空头布瑞发出的系统性风险警告,直指当前AI繁荣背后的脆弱性,甚至不惜用上了“欺诈”(Fraud)这样的字眼。
这场神仙打架,我们该如何解读?AI的泡沫风险,真的结束了吗?
布瑞的结论很明确:没有。 他认为市场正处于AI基础设施泡沫的顶峰,其特征是金融工程、资本循环和激进的会计实践,这些都在掩盖真实的终端需求。
以下是布瑞的核心论点,揭示了万亿市值下的三大暗流:
警告一:英伟达的“所有者收益”幻象
布瑞首先质疑了英伟达的盈利质量。
数据拆解: 自2018年以来,英伟达产生了约188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。
诡异之处: 公司花费了惊人的1125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,但流通股数量反而增加了4700万股。
布瑞的结论: 回购根本不是为了回馈股东,而仅仅是为了抵消巨额的员工股票薪酬(SBC)带来的股权稀释(而且还没抵消完)。因此,SBC的真实经济成本就是这1125亿美元,这使得股东的实际收益(所有者收益)减少了约50%。
点评: 如果AI最大受益者需要用近60%的自由现金流来管理股权稀释,那么其报告的EPS增长可持续性就非常可疑。高估值下的激进回购,掩盖了增长正在被现有股东稀释所补贴的事实。
警告二:资本循环游戏与“人造需求”
这是布瑞最严厉的指控。他分享了一张英伟达与OpenAI生态的资本关系图,并直言这描绘的不是“飞轮”,而是“欺诈”。
布瑞的观察: 资本在进行“互惠交易”。
循环模式:
微软、英伟达向AI初创公司(如OpenAI, CoreWeave)注入巨资。
这些初创公司立即用这些钱购买英伟达的GPU或租用投资方的云服务。
英伟达和云服务商确认巨额收入,推高估值,吸引更多投资。
点评: 这是一种“近亲繁殖”式的资本循环,创造了“人为需求”。如果风投放缓,或者AI模型的投资回报率(ROI)无法实现,整个链条将迅速断裂。
警告三:会计操纵与折旧延期
布瑞指出,科技公司正在通过延长服务器和芯片的使用寿命来美化财报。
布瑞的观察: 他以百度为例,百度在几年内两次延长服务器使用寿命(从4年到6年),大幅提高了账面收入,但讽刺的是,百度同时又对其固定资产进行了超过50%的巨额减值。
技术现实: AI技术迭代极快,英伟达加速推出新架构(如Blackwell),这本应缩短现有GPU(如H100)的经济寿命。
点评:在技术快速进步时延长资产寿命,违背了经济现实。公司通过降低当前折旧费用来人为提高利润率,但这为未来大规模的资产减记埋下了“定时炸弹”。
历史的镜鉴与“Early is not wrong”
布瑞还引用了巴菲特1969年关闭合伙企业的信,当时市场投机盛行(“漂亮50”时代),随后迎来了市场暴跌和长达十年的滞胀。布瑞用“Early is not wrong”(提早行动并不代表错误)来结束推文,表明他坚信当前的估值水平不可持续,即使市场非理性繁荣可能会继续。